最新消息

关于晶科鑫品牌与产品的最新消息,各式活动、展览体验、产品新知全部都在这里,第一手消息即时掌握。

公司新闻 媒体报道 展会信息 晶振频率

蒙古稀土运不出,美国慌,中国掌握的芯片节拍器曝光

时间:2025-11-12 来源:


2023年,内蒙古戈壁滩下发现一座稀土矿。储量达到 2.75 亿吨,占全球总量的相当比例。

重稀土比例达 20%,消息一出,美国火速行动:国务院官员连夜飞抵乌兰巴托,签署合作意向,承诺“给钱、给技术”,急于将矿石运回美国。但两年过去,这座矿还在戈壁滩上“晒太阳”,因为——它根本运不出去。


一、稀土的局限:资源不等于主动权

蒙古地处内陆,被中俄两国包围,没有出海口。要想把稀土运往美国,只能选择三条路线:

借道中国港口、经由俄罗斯铁路,或空运。空运成本高昂,几乎不可行。

更现实的问题是——稀土提炼,矿石要变成可用材料,必须经过多重提纯与分离工艺。

目前全球大部分关键环节仍依赖中国设备与技术,美国早前投入资金建设精炼厂,但进展缓慢,审批受阻,本土矿石仍需送回中国加工再运回使用。

资源只是起点,技术与产业链才决定结果。

二、晶振的启示:基础器件的价值

稀土故事,其实像极了晶振行业。稀土支撑新能源,晶振支撑芯片-------一个决定动力,一个决定节奏。

稀土之所以重要,不在于稀少,而在于提炼难。晶振亦然——它不稀有,但要做到高精度、高稳定,极为困难。要经过几十道工艺才能去掉杂质,变成有用的材料。我们用了三十多年,才建立起从开采到精炼再到磁材应用的完整体系。像钕、镝、铽这些稀土元素,被广泛用在芯片、电机、激光器和频率控制元件中。

比如钕铁硼磁体出现在芯片封装设备、晶圆加工电机和振荡器元件里;钇、铽则用在滤波器和时钟控制芯片的金属层中。没有这些材料,高性能芯片就难以稳定运行。


现在,芯片架构已经进入多芯片(Multi-Chip)时代。一台设备不再依靠一颗“大脑”,而是多颗芯片同时工作。计算、通信、存储、传感等模块必须在同一个时间基准下协调运行。

如果时钟信号不同步,数据就可能出错、延时或丢失。

因此,高稳定性的晶振和可编程振荡器,成了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。

三、从材料到时间:中国的体系积累

中国在稀土上的优势,来自完整的体系。从采矿、提纯到深加工,环环相扣,晶振产业也在形成类似的闭环。

以 SJK 晶科鑫为例,公司在温补晶振、OCXO、可编程振荡器等领域持续投入;推动国产晶振 IC 化,提升集成度与兼容性;建立从打样、验证到量产的国产供应链。

这些器件已应用于广泛应用于通信、汽车电子、AI设备、机器人等领域。当行业谈论“多芯片整合”时,SJK晶科鑫已在为系统提供统一的时间基准。


四、稀土与晶振:同一节奏的力量

稀土与晶振,看似分属两个世界,却共鸣于同一节拍:关键环节的可靠,决定产业运行的根本效能。

稀土,让先进材料体系得以成形;晶振,让芯片系统有序运转。资源需要被提炼,时间也需要被定义。

在多芯片协同的新时代,SJK晶科鑫以36年的专注与坚守,致力于给电子硬件装上一颗安心的心脏。


友情链接:晶城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