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关于晶科鑫品牌与产品的最新消息,各式活动、展览体验、产品新知全部都在这里,第一手消息即时掌握。

公司新闻 媒体报道 展会信息 晶振频率

有源晶振能替代无源晶振?关键看这三点?

时间:2025-06-27 来源:


在电子设计选型中,经常遇到“有源晶振能否替代无源晶振”的疑问。答案是:能否替代,关键看应用场景和设计阶段! 简单粗暴地互换往往行不通,但在特定条件下,替代不仅是可能的,甚至能带来优势。让我们从工程师最关心的角度来分析。
为什么说已经设计好的电路是不可以替代的呢?这就要从它们的结构说起:
我们要知道,无源晶振是一个无极性的元器件,我们从它的尺寸图就能看到,真正起作用的只有两个引脚。如果是四脚贴片无源晶振产品,基本都是1脚和3脚,无论怎么翻转,都是没有影响的,内部结构图也明确标注了晶片是通过这两个脚来连接的(见图1)。

图1(我司的7U系列SMD3225无源晶振产品尺寸图)
但有源晶振就不一样了,它是有极性的。
我们看它的尺寸图和引脚功能说明就会发现,有源晶振的引脚各有用途:
1脚一般有NC(No Connected不连接)或3-state(三态脚)
2脚为GND(接地)
3脚为Output(频率输出脚)
4脚为Vdd(电压输入脚)
如图2,故如果是已经设计好的电路,是无法进行替代的,如果非要替代,那么就只能重新设计电路板。
图2(我司的3N系列SMD3225有源晶振产品尺寸图)
2. 设计阶段:可以替代,但需综合权衡
在设计初期选择时钟方案时,有源替代无源需重点评估以下因素:
优势场景 (适合替代):
■ 简化设计,节省空间: 有源晶振内置振荡电路,省去了外部匹配电容和振荡器电路。对于空间受限的紧凑型设备(如IoT模组、可穿戴设备),这能显著精简PCB布局,降低设计复杂度。
■ 追求更高稳定性: 有源晶振通常提供更优异的频率精度和温度稳定性。在通信基站、精密测试仪器、工业控制等高要求系统中,选择有源晶振是保障信号质量和系统可靠性的关键。
 劣势场景 (谨慎替代):
■ 成本敏感型应用: 有源晶振成本通常高于无源晶振+外部电路的组合。在量大、对时钟精度要求不苛刻的消费类产品(如基础型家电、玩具)中,无源方案更具成本效益。
■ 超低功耗需求: 有源晶振自身功耗高于无源晶振。对于依赖电池供电、续航至上的便携设备(如TWS耳机、智能手表),无源方案往往是更优的低功耗选择。
工程师决策指南:
考虑维度
有源晶振替代无源晶振的可行性建议
典型应用场景参考
物理兼容性
已生产板卡:绝对不可行(引脚/功能不兼容)
维修、替换
设计阶段
可评估替代
新产品设计、方案选型
优势驱动
推荐替代: 需简化设计/节省空间 + 高稳定性要求
紧凑设备、通信设备、精密仪器
劣势规避
不推荐替代: 成本敏感 + 功耗严苛 + 精度要求一般
消费电子、电池供电便携设备
“能否替代”并非简单的是非题。关键在于明确设计目标:是追求极致稳定与集成度,还是严控成本与功耗?在项目设计初期,透彻理解这两种时钟方案的核心差异与应用边界,才能做出最优的技术选型决策。选择适合的时钟源,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石。

友情链接:晶城网